這個禮拜開啟了忙碌
不會是本學期最後一次
不會是大學最後一次
也不會是這一生最後一次
禮拜五的教機又雷人了
我真的。不知道該如何準備..
「欸,那個教機怎麼設參數?」
「你就照課本設啊。」
「課本沒說要設哪裡怎麼設啊。」
「不用怕啦,很簡單啦,就邊做邊問其他組的啊。」
「....」
問幾個就有幾個跟我這一回答
雙實驗,一個實驗要下禮拜一重做,因為一個腦殘失誤
兩個實驗做完可以四點出實驗室,結果只做完一個實驗
下午做完實驗,組員也沒說什麼,也沒有過度沉默,大家就像平常做完實驗一樣走出實驗室
我到底在幹嘛
禮拜三下午計畫性的翹了三節系選修課,卯起來K計算機程式
全班至少有一半翹課被點過
估計老師不會當太多
況且期中考了9X分作業8X分以上他當我就太沒天理了
打打那些計算式抓到了一點心得,但是遺憾的是
禮拜五做完實驗後,晚上考試還是爆掉了
....
禮拜五的實驗課之前
單操課,老師又開始闡述他的觀念
他沒有明講文法商,但我們都知道
「這是我們做的平均統計,畢業的學生月收入大概是多少。」
他一邊寫黑板,嘴中說:
「以下是學士學位,也就是大學畢業你出去的待遇。」
<文法商>(這我自己打的)
25000~30000
<理工科>
25000~30000
「那,多花兩三年拿到碩士學位呢?」
<文法商>35K左右
<理工科>40K~48K
「那如果,再多念個幾年拿到博士學位呢?我個人只花了三年半。」
<文法商> ????????????
<理工科> 660K或許更多,應該要用年收來計算
「中國人很相信:命、運、陰德、讀書。....
「有些人生下來天生就是人生勝利組,如果你爸、你爺爺姓連、姓馬這就是你命好,如果你家人是醫生或當官的就是陰德好,如果你有中大樂透就是你運好...
「但是有些人並沒有,不滿足生活現況,而且沒有前述三者,只能靠讀書翻身和改變現況,像那個住台南的鄉下的三級貧戶證照的,姑且不論他現在...
「但就這方面來說,是應驗的。....
「從前有一戶人家,耕地的,一甲地,一甲地有8/9要交給地主,有10張嘴要養.....,有一天,有一個小孩國小考了第一名回家....
阿嬤說:『這個小孩應該可以栽培哦。』
「於是全家努力攢錢,想盡辦法努力栽培這個小孩,之後又有一個小孩考了第三名,也不錯,全家就把心力、錢財和心思付出在這兩個小孩身上,最後很幸運的最後一個當上醫生、另一個當上博士...
「他們兩個賺了很多錢,把整塊田地通通買下來,蓋房子給家人住。」
「在你自己打從心底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的時候,繼續往上研讀才是最好的方向。」(其實教授在說自己的故事)
「因為一個人要進步,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靠在學時期不斷的累積,出來之後自然就領先他人了,如果說你今天出社會,出去的待遇就幾乎沒有辦法在繼續向上提升....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聽到這裡我頭都暈了
文法商不要覺得不服氣
我自己看了我也覺得很不服氣
但是又有什麼好不服氣的呢
事實就這樣啊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上完單操和同學走到系館外面吃飯,坐在餐廳內
最近很多同學在忙個人專題或個人工廠實習的海報展
就是把自己在當時那段期間所學的、所做的研究製成一張大海報,算是簡略版的書面報告
聊著聊著,我就說我今年不知道我工廠實習和專題要找什麼
「我記得你還沒做喔~」一個同學兼室友這樣對我說。先稱呼他S同學好了。
「我知道啊,我不確定啊,所以我上個學期就決定先觀望。」
其實心裡還滿不是滋味的,因為他大二時專題做完了,雖然說他做兩次結果都失敗。
有種被嗆的感覺,因為我認真的時候不喜歡別人亂,而且又不是沒有跟他討論過我應該要做什麼。
「我覺得你還是做工廠吧,看你做實驗不適合,布拉布拉...~~」S先生繼續說著。
頭歪歪的眼神邊往旁邊看過去(我怎麼這麼觀察入微
「其實我真的不太想念下去,頂多念到畢業吧,我自己真的不適合做這一科。」
L同學也跟著進入這個話題。
「你有想說你出來如果不做這個你要幹什麼嗎?」
「...」
「如果沒有的話,現在講這些會不會太早了,至少要有個方向,對自己也是個交代,不然就只能繼續念下去了。」
其實自己不是沒有想過,但是就我自己而言
我,想不出來,也不知道我這個不做之後,要改做什麼
再深入一點。
我,只知道眼前這個東西,不喜歡而且不擅長
如果這種節骨眼去作決定或是下決心會不會太意氣用事?
這些都在我考量範圍內
再讓我對痛苦有多一層明白,可能就是心態上的一個新領悟吧
心態和表現結果沒有直接關係,但是起碼在心態上的轉化,可以讓自己更舒坦些
在這個領域,想去做,當然是心中有放期待
自己出幾分力、可以做多少,自己心中有把尺可以量
如果在意挫折的程度大於在意修正,大概就只能達到某個層級的成就吧
更何況是長期下來都這種心態
每個人生下來家境都不同
我家又沒有人開工廠給我當小開
我也不姓連、不姓馬
看別人的人生旅途並不是要讓自己去效法
而是讓自己長觀念
如何去謀劃自己的藍圖
只是我這張藍圖的底稿畫的十分混亂
這兩天還要比賽
下次再補比賽心得好了